我国在垃圾和危险废物焚烧领域唯一布局的工程实验室"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3月11日在浙江大学揭牌成立。实验室将围绕我国垃圾和危险废物焚烧处理的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开展相关研究。
实验室聘任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教授为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岑可法教授为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地点位于杭州城西科技大走廊青山湖科技城区块的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发基地。针对我国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焚烧处理稳定性不高、二次污染突出、能量利用效率偏低等问题,实验室将建设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应用研究平台,支撑开展先进高效固体废物热处置等技术、工艺、装备的研发和工程化,突破垃圾机械生物预处理等关键技术。这将提升我国垃圾和危险废物焚烧处理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能量利用效率和污染物检测控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垃圾和危险废物焚烧处理的国内和国际市场占得重要地位。
严建华介绍,实验室计划在3年时间里建成7个试验平台,1个二噁英检测诊断公共服务平台,申报发明专利20项,标准4项,同时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创新人才,为我国垃圾和危废焚烧产业提供创新服务。
据了解,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由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牵头建设,光大环保(中国)有限公司、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南通万达锅炉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物华天宝能源环保有限公司等企业为共建单位。
近年来,我国垃圾和危险废物产生量与日俱增,由此而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垃圾和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处置已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的突出问题。很多城市的垃圾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速,面临"垃圾围城"的困境。严建华说,我国每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近1.8亿吨,产生危险废物3600万吨,而这些垃圾和废物处置的主要方式就是焚烧。解决好垃圾焚烧的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推进,将对国家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起到重要作用。
国家工程实验室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依托企业、科研院所或高校等设立,是整合产业创新资源、强化产业技术供给的研究开发实体,是衔接基础研究和产业研发的桥梁。浙大能源清洁利用创新团队2005年已建成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将成为其工程应用和产业化建设的有力补充。
来源:浙江新闻